宽容师父:佛像开光的意义

2020-09-18 06:45:13

开光,又称开光明、开眼、开眼供养,就是新佛像、佛画完成后供奉于佛殿、佛室时,举行给佛开眼的仪式。

 

,这在里是有根据的。开光仪规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,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《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》。该经指出,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,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。中任何仪式都具有表法意义,开光也不例外,大意有三:

 

一是通过开光,使佛像具有灵气,而不是原来的铜铸木雕的艺术品了。

《禅林象器笺·垂说门》中说:“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,请宗师家,立地数语,作笔点势,直点开他金刚正眼,此为开眼佛事,又名开光明。”在中,只有经过开光后,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,而是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和灵性,受到佛弟子的顶礼膜拜。 

 

二是佛像建造竣工的庆典。开光时,先将佛像安好,诵经及咒语,奉请菩萨安座,然后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。《黑谷灯语录》中说:“开眼者,本是佛匠雕开眼,是事开眼;次僧家诵佛眼真言,诵大日真言,则成就佛一切功德,此谓开眼也。”所以开光是为新佛像竣工所举行的一种说法仪式,这是开光的第二个意义。  

 

三是开心光。人是无力给佛开光的,佛也不需要我们给他开光,而是通过诵经持咒,给佛像举行开光的仪规,进而表示要开启我们众生自己的心光。认为,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,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,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,所以需要开发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唐代神秀禅师说过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所以,在开光仪式中,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,这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;用镜子一照,表示垢除净显,明心见性,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;用朱砂笔点向佛眼,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慧,所以点开佛眼,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。如果众生没有智慧,对诸法妄起分别,就如眼睛有病,见到空花,还执为实有,所以需要除去眼病,发掘原有的般若智慧。 

 

所以,随喜功德,参加开光盛会,若能具足正见,不执理费事,也不执事费理,,开己心光,得佛护佑,开启智慧,至诚感通,功德增长,家庭祥和,工作顺意。


大家在看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