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构(公元1107年5月21日—1187年11月9日),即宋高宗,字德基,在位35年,享年81岁,宋徽宗赵佶第九子,宋钦宗赵桓同父异母弟,母显仁皇后韦氏,南宋开国皇帝。他精通诗词歌赋,擅长书画、弓马娴熟,是个文武双全的皇帝。《宋史》中把赵构和刘秀相提并论,定为中兴守成之明君。赵构最为人熟知的污点就是杀了抗金英雄岳飞,而以笔者愚见,赵构最大的错误还不是杀害岳飞,而是卖国,为什么这么说呢?这得从赵构的身世说起。
史书记载:皇九子赵构的生母韦妃出身卑贱,姿色平平,韦氏与乔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,结为姊妹,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,不能忘记对方。后来乔氏得到宠幸,封为贵妃,向徽宗推荐韦氏,韦氏因而受到临幸,于1107年生子赵构。在宫廷内斗中,赵构母子备受冷落、排挤。1122年,赵构15岁的时候,行过成人礼,便随母亲搬出皇宫居住。赵构深知自己难继大统,所以早年苦练骑射,精进诗画,以盼引起父皇的垂青,这些经历也养成了他自卑、多疑、忍辱负重的性格。
靖康元年正月,金兵攻至开封城下,宋廷向金求和,金人要求以亲王、宰相为人质,方可退兵。钦宗命康王赵构前往金营,他“慷慨请行”,在敌营中,赵构“意气闲暇”若无其事,表现出了过人的胆识。赵构在金营中被软禁了20余天后被放归,这是因为金人不相信赵构是一个皇族成员,因为赵构吃苦耐劳,一点也不像“公子哥”。更有一次被邀展示箭功时,赵构竟连发数箭皆中靶心,金人因此怀疑赵构康王身份,并因此就将其遣返,找其他真正的皇子来做人质。钦宗只好命肃王赵枢代替赵构,赴金营为人质。
赵构本与皇位无缘,但在靖康之变中,靖康二年四月,金军攻破东京(今河南开封),俘虏了宋徽宗、宋钦宗父子,以及大量赵氏皇族、后宫妃嫔与贵卿、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(包括其母韦氏)。惟有赵构成了漏网之鱼,,登基称帝。
赵构深知自己的帝位颇有点“来路不正”的嫌疑,因此他在位期间始终奉行抗金而不灭金,偏安一隅稳固权利的政策。赵构担心灭掉金国后,被囚禁在金国的父亲和哥哥就会回国,自己的皇位就会遭到威胁。因此他一边利用岳飞、韩世忠、吴玠、刘光世、张俊等主战派抗金,一边重用黄潜善、汪伯彦、王伦、秦桧等主和派乞降求和。由此,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无论战争胜负如何,他都始终不愿放弃投降求和。尽管绍兴四年以后,岳飞、韩世忠等率军先后击败了金和伪齐的两次南侵,但赵构并不想利用这绝好时机进行北伐,宋军的战果只是为他与金朝议和提供了讨价还价的砝码。就在各地抗金斗争接连取得胜利的时候,赵构派出求和的使臣却络绎不绝。
而岳飞这个“愣头青”,不但把朝廷军队打造成“岳家军”,还口口声声要“收复失地、迎回二圣”。郾城一战,岳家军大破金兀术的“拐子马”,金兀术仓惶北逃,一些金国官吏和将领率部降宋。岳飞准备乘胜“直捣黄龙府”,收复全部失地,迎回“二圣” 。赵构闻讯后大惊,以岳飞孤军不可久留为由,于一日之内,连下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。
,所以宋朝历代皇帝自然害怕将领效仿。因而,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 ,赵构于绍兴十一年解除岳飞、韩世忠、张俊三大将的兵权,向金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。不久,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,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加以杀害。历史以来,人们都认为杀害岳飞的凶手是秦桧,然而,秦桧与岳飞同为一等一的大臣,没有赵构的授意,秦桧怎么杀得了岳飞?可以说,岳飞是死于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,。岳飞死后,赵构立即与金朝签定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,向金称臣纳贡,以换取自己在淮河、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。
赵构明白,如不和金人讲和,战场上巨额的经济来源,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来,不得不加重苛捐杂税,农民不堪重负,,,南宋将失去统治权,金人趁机南下,宋连半壁江山也难以保全。面对这样的局势,赵构不得不在战争、议和、搜刮民脂民膏之间玩平衡。但自始至终,他都不忘纳贡讨好,史书记载,即使在秦桧死后,宋高宗仍委任投降派万俟卨、汤思退等奸佞小人掌政,坚守对金和议条款,每年除纳贡银二十五万两、绢二十五万匹外,送给金统治者贺正旦、生辰等的礼物也“以巨万计”,只要金朝统治者索取玩好,赵构立即下令全国搜寻送去。
赵构放着家仇国恨不报而摇尾乞怜,偏安一隅、陷害忠良,使治下万民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甚至不惜称臣,充当“儿皇帝”,搜刮民脂民膏以孝敬“贼父”,实在是个。在中国历史上,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不惜“认贼作父”者,实在是太多了,比如石敬瑭、张邦昌……
在一个高度的专制体制下,皇帝是“万金之躯”,而民众命如蝼蚁草芥。在这样的体制中,你所谓的“爱国”、“精忠报国”也许与真正的国家、国民没有半点关系,你不过是统治者的一颗棋子而已!
虎子于2016年8月18日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开封辣椒酱制作联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