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铜为鉴,可以正衣冠;
以人为鉴,可以明得失;
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
秦王李世民是唐代一位著名的开国皇帝。
本辑所收《秦王传奇》及《混唐后传》两部历史演义,生动集中地敷演了唐代开国前后的一些传奇故事。《秦王传奇》,明人诸圣邻撰。
隋朝末年,,民怨沸腾,。原隋朝大臣唐国公李渊因朝臣互相倾扎,亦被迫返归故里,于晋阳兴兵。其二子秦王李世民文武全才,机变多谋,礼贤敬士,仗义疏财,广纳各路英雄,率军平服十八路反王、六十四处烟尘,终使中原一统。
但太子英王及李世民之弟李元吉时怀嫉恨,累设陷阱,欲害秦王。李渊虽爱秦王,但在张、尹二妃谮谗煽惑下,不分皂白,多次下诏要杀秦王。后在军师徐茂功、猛将秦叔宝、尉迟恭以及皇亲长孙无忌等谋划下,发动玄武门兵变,一举诛杀太子英王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,秦王李世民立为太子,后即皇帝位,称号太宗皇帝,尊李渊为太上皇。
秦王逸史
本书在主要描述李世民的同时,塑造了李靖、尉迟敬德、秦叔宝、魏徵等一批唐朝开国英雄人物,他们的故事长期在我国民间流传,受到历代群众的喜爱。
但书中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,称李世民是“真命天子”,则是其糟粕。《混唐后传》,又名《混唐平西演义》、《薛家将平西演传》、《大唐后传》,清人钟敬伯编次。
小说采撷正史、野史、传闻,杂以鬼神,从唐太宗年间媚娘武则天入宫受宠写起,截取武则天、韦后、杨贵妃、梅妃等著名后妃的宫廷秘事以及安史之乱等故事,串连一起,直写到唐肃宗年间,联缀敷演。
篇幅虽短,但故事集中,重点突出,很有特色,对后世以唐代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。
秦王逸史
百姓藏书编委会谨向读者推出中国古典历史小说精品丛书,共收二十八种,分订十二卷:《历代兴衰演义》、《罗家将》、《两汉演义》、《狄家将》、《兴唐传》、《秦王逸史》、《飞龙全传》、《大明传奇》、《薛家将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五虎将》、《岳家将》。历史小说又名历史演义小说,源于唐代民间讲说历史故事。
宋以后,平话、讲唱盛行,宋都汴梁(今开封)“市井间有杂伎艺,其中有‘说话’,执此业者曰‘说话人’。”(鲁迅:《中国小说史略》)“话”即故事,“说话人”据史传加以敷衍,讲说历史兴废和战争故事,时称“讲史”;讲史所用的底本叫“话本”,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具有长篇性质和规模的小说。
以后逐步发展为长篇历史演义,著名的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等即是其优秀的代表作。顾名思义,历史演义小说并不是全讲历史,而是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,运用小说虚构、夸张、渲染等创作手法,编撰敷衍的一种文学作品。
正如清人蔡元放在《东周列国志善本读法》一文中所说的那样,“若说是正经书,却毕竟是小说样子;……但要说它是小说,它却件件从经传上来。”鲁迅据此曾对历史演义小说一语中的地评价说:“本以美之,而讲史之病亦在此。”这说明,尽管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故事编得滴水不漏,生动引人,所涉及的也实有其人,但绝不是历史书,而只能作为一种独特形式的文学作品来欣赏。
除了历代民间艺人精心讲述传播,不断加工渲染,使作品日臻完善,故事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之外,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,充分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特点,极强地适应了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。
它借史抒怀,寄情寓意,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弊病,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爱憎观念和原始愿望。另外,这些作品在战争的描写和人物的刻划方面有独到之处。
以人物为中心写战争,又以战争展示和雕琢人物,场景生动,人物突出,悬念迭出,变化多端,读之令人难以掩卷。总之,大多数作品的倾向是积极的,把矛头指向封建暴君和贪官酷吏,惩恶扬善,鞭笞社会丑恶现象,渴求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。
特别是不少作品塑造的众多抵御外侮的英雄,象《杨家将》、《岳家将》等书中的英雄和故事,不仅在民间喜闻乐道,妇孺皆知,而且还被历代艺人搬上曲艺、戏剧舞台,不断创新,长演不衰,历来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我们反对割断历史,丢掉传统,在文学上搞虚无主义;我们推崇“古为今用”的口号,以正确的扬弃态度对待古典文学。这就是我们编纂整理这套书的目的所在。
无须讳言,历史演义小说毕竟是时代的产物。其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都是瑜瑕互见,也可以说是糟粕与精华并存。就其思想内容来说,极力宣扬封建伦理道德、忠孝节义、仙行妖术、鬼神迷信等等。在艺术表现方面,一些粗俗、庸俗的语言和僵死的模式,也令人十分厌烦。特别是有的作品,诬蔑和丑化农民群众运动,设法维护封建统治,其动机也是十分明显的,相信读者自可判辨。
辑丨墨临
备注:
①以上图片均源自网络。
②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,请联系我们。
③欢迎投稿给我们,我们定当不负您的期望。
④我们的投稿邮箱:jingjingdushu@126.com
发现更多精彩
关注我们
我伴你“静静读书”
你同我“聊聊历史”
微信公众号:jingjingdushu
qq交流群:471178447
新浪微博:静静读书吧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开封辣椒酱制作联盟